当我明白的时候就老了-当我明白这4个底层逻辑,公众号开始赚钱了

#夏日生活打卡季#

你好呀,我是维伊。白天上班,晚上码字的兼职自媒体人。

图片[1]-当我明白的时候就老了-当我明白这4个底层逻辑,公众号开始赚钱了-推咖网创

昨天有小伙伴说,我这样做内容不行,分享干货出来,别人学会就跑了,说完还建议我更换定位,选择比较快的赛道。

基于这个观点,就有了以下这篇内容。

我做公众号一向是求稳不求快,而且我正处于学习阶段,能保持稳步前进就很好了。

就像建房子一样,前期的打地基需要多花点时间,但是地基稳了,上面的建筑才能经得起岁月的考验。

我也曾担心自己选的领域会过于局限、担心自己会没东西可写、担心读者会看腻…可我从不担心读者会看完就跑。

相反,如果我今天写历史、明天写娱乐、后天写职场,这样你们才真的会取关我、放弃我、远离我。

所以,非常感谢小伙伴的建议。

但是,领域我就不会更换的啦,我会继续努力分享所学所悟,做一名以教为学的实践主义。

不换的原因有4个,且听我慢慢唠叨唠叨哈~

01、我坚信越分享越好

助人真的会得到快乐,自从我分享干货内容后,就尝到了“利他即利己”的甜头。

这些内容给我带来了2个很重要的收获:

1??思维模式变了

最好的学就是教:以教为学,我的认知加深了,思维模式都发生了变化。

以前:不会留意身边的事情

现在,见到什么都会在脑里过一遍:能做分享的主题吗?能作为素材写出来吗?

思维的变化,造就了行为的差异,得到的结果也很不一样。

2??赚到钱了

分享自己的经验,吸引了很多小可爱,也帮助了很多不会运营的新人。

在我的分享之下,公众号粉丝涨了,阅读量高了,接到广告了,有收入了

这些都是“利他”带给我的正向反馈,所以我不担心大家学会了就跑,因为我并不是止步于此,我还在努力成长呀。

02、慢慢来比较快

趋易避难急功近利的社会,每个人都是弯道超车,想一夜暴富/成名,都想抄近路走捷径。

可是,这世界上但凡有意义/成就的事,都需要长时间的累积。

正如《慢慢变富》里说:越是有价值的事,花费的时间就越长。

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胜过把千万件事情做得平庸。

日本的寿司之神,70年如一日,只做寿司一件事,成为米其林三星,预约要提前2个月,甚至诸多国家领导人、明星也要专程去品尝,这就是专注的力量。

《了不起的匠人》有一个叫陈巧生的铜匠,他为了打造一件铜器,整整八年的时间足不出户。

他打出来铜器比金子还矜贵,他的作品还获得了2016年世界手工艺博览会的金奖。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

当我们保持足够的耐心,持续为一件事努力时,就总会拥有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收获。

生长在我国最东边的毛竹,它四年只长三厘米。

可是等到第五年,毛竹会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疯狂成长,在短短的六个星期就能长到15米。根扎稳了,成长速度非常惊人。

向下扎根,才能向上生长。学习是个缓慢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年复一年。

学习不会立刻带来好处,量变才能质变,慢慢来,是最快的方法。

量变不是直线上升积累,而是折线波浪式上升积累。

运营账号和写作一样,没有捷径可走,就算加入的“新号x天涨万粉”的课程,涨粉的肯定是有运营和写作经验的人。

而且,蹭热点涨回来的只是泛粉,没黏性,没有活跃度,只是一个冰冷的数字。

因此,才会导致有些账号粉丝十万,也养不活号主。

03、专注自己擅长的事

《纳瓦尔宝典》里说:不要盲目跟风,适合的赛道,才能发挥自己的魅力。

做独一无二的自己,不去模仿跟风,竞争与压力都源自于模仿。

如果别人写娱乐文,我又跟着去写,我不仅会成为一株没有立场的墙头草,还会焦虑至死。

如果马斯克模仿乔布斯,他还能做出电动汽车、星舰Spacex、星舰客运吗?

肯定不能!

一个人打造的作品是自我活衍生,就无人可以复制。

谁可以和马斯克竞争呢?

在这里还得借用马斯克的话送给大家:当某件事足够重要,你就去做它,即便它胜算不大。

最难的是做自己,最容易的也是做自己。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的无可复制的经验,做好自己所长,就能得到自己的受众。

周星驰的电影、乔布斯的苹果、莫扎特的钢琴、宫崎峻的漫画…这些能成为无人可及的经典,是因为他们专注在自己的领域里,反复做同样一件事。

只要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到最好,就能规模化自己能提供的特别的内容。

就算我们的受众很少,也能发挥个人魅力。

我们不是要“样样都通,样样稀松”,精通一样就能胜之万里。

四处探索努力,不仅毫无起色,还会增添焦虑。

赚钱的底层逻辑,不是你多行业涉足,而是在一个领域里,把你的产品做到极致。

深度之下的广度,才有意义。

04、打造复利产品

《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曾经说过:

把复利模型应用到生活中的人,

都能得到指数级的回报。

很多大佬都说:写公众号,最好别追热点,别跟风,写深度干货文才能带来复利效应。

我学写作的时候就是追求流量收益,写热点文,但是热点文是时效很短,上午还热火朝天,下午也许就凉透了。

非常不稳定,而且流量文就像计件工作,写一篇就有一篇收益,不写就完全没有。

因为它的时效短,没有长尾效应,不能带来复利收入。

干货文不一样,只需求点还在,就有人看。我年初写的文章,现在还有人分享转发,时效与需求挂钩。

注:不是说热点文无价值,热点文也能给读者提供情绪价值,有深度的热点文能会带来长尾效应的哈。

所以,我有了一个超级发现:

做自己喜欢的事,欲望和执念就会少,没有焦虑与顾虑,投入就会更加纯粹与专注。

做自己喜欢的事,既能满足自己的求知欲,又能需求社会需求。

满足了社会需求,财富自然就来啦。

维伊的心里话:

去年十月份开始运营这个公众号,到现在已经8个月了,这一路走得很慢,账号的各项数据也不太好看。

粉丝离破万还有很远,收入也仅仅是过千,但是我一直笃定:我能在个人IP这条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稳。

我始终坚信,慢慢来,比较快。

好啦,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4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