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一个大学的老同学来北京出差,我顺道请他吃了顿饭。
这个老同学是我的舍友铁哥们,也是我们班的班长。
他跟我们班很多人到现在都有联系,这一点我确实不如他,这些年我基本上很少跟过去的这些老朋友联系。
一方面确实太忙了,另一方面可能也跟我的性格有关系,不太喜欢人情世故这些。
说实话,回想起来我们当年本科这些老同学,大多都是充满拼劲、学习能力超强的尖子生,我们学校也是985的高校。
毕业那会,每个人都希望在毕业后能有一份好工作,能找到一份5000/月的工作就是当时的骄傲了。
还有一些像我这样的没有直接找工作,选择了考研。
那顿饭我俩吃到很晚,一边吃一边喝,基本啥都聊。
人生中最铁的关系,大概也就是这种大学同宿舍的舍友了,起码我自己是这样的感觉。
重点就是聊过去这些老同学现在都怎么样了。
他感叹说···
我们这些老同学,大部分毕业后到现在仍然是按部就班在职场莫怕滚打,挣点撑不死饿不着的薪水呗。
他说像我这样自己创业,每年能到7位数以上的他知道的只有我一个人。
大部分人可不就是选择一个二三线城市落脚,努力几年付个房子的首付,背上贷款,甚至车都是贷款买的···
要说财务自由那更是遥不可及。
基本就是这样状态的居多,当然那几个本身父母条件就不错的“富二代”除外。
回想他说的这些,我就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大多数人在三十多岁时都还没有真正实现成功呢?
况且我们这些人可都是当年985毕业的高材生。(没什么炫耀的意思)
我思虑再三,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就在于思维方式的壁垒。
真正能从打工者身份转变过来,思维觉醒、意识到思维壁垒的人能有几个?
就像我自己也一样。
直到研究生毕业甚至工作了几年才真正意识到这一点。
那会儿我毕业找了一家央企国字头设计院工作,在家人亲戚朋友的眼里,我真的就是成功人士了。
但只有我自己清楚自己的情况。
每天上下班挤2个小时的地铁到租的10平米的房间里,我意识到依靠每个月领的这点工资,我恐怕一辈子也不见得能住得上北京一套像样点儿的房子。
于是,我开始思考,为什么我的人生轨迹并没有像我预期的那样顺利?没有像别人眼中认为的那种辉煌?
也正是那会儿,我开始慢慢转变思维方式。
我认识到是时候要自己全力的搞点事情了。
也正是那会儿,我几乎成了领导眼中的躺平者,我把大多数精力都投入到了自己的“事业”当中。
并在有了一定的成绩之后,选择了全职创业,做自媒体、做互联网···
也正是从那一刻开始,我才感受到钱其实并没有那么难挣。
所以,我想说的是什么···
一个人觉醒的关键在于要意识的觉醒,要真正转变错误的思维方式。
很多人固步自封,不愿意改变,甚至自欺欺人地认为现状就是最好的选择。
实际上,正是这种固守一成不变的思维成为了我们获得财富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推荐大家看一本书:《拆掉思维里的墙》,我自己看过觉得收获颇多。
人生苦短,不要让自己活成一个行走的僵尸。
大多数人都不喜欢改变,都喜欢安于现状,但这跟温水煮青蛙其实是一个道理。
所以,不管一个人是真的睡还是装睡,别人永远都喊不醒他。
只有自己从内心深处觉醒了,才能真的做出改变!
没有回复内容